健康管理值不值得做?在30年前我们很少有人患糖尿病、脂肪肝、癌症和心脏病,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都很少出问题,极少有精神和心理疾病,而且在以前没听说过补钙,极少看到有大胖子出现,而如今每5个人就有一个患慢性病,每年逐渐增加1200万慢性病人,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如何做好健康管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危机会使投资缩水,而对健康的正确投资永远不会缩水。在计算健康的投资与回报时,虽然对于不同的疾病,高危群体的投入与产出是不一样的。世界卫生组织预算:如果在慢性病的预防上多投入一元钱,就能在治疗上节约8.5元,并可以节约100元的抢救费。
健康管理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那么我们也应该知道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等。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健康饮食、缺少运动、嗜烟嗜酒、心理压力大等。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来改善个人行为和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增加运动、戒烟酒、调适心理等,减少血压、血糖、血脂的升高等,延缓或阻止慢性病的发生,从而得以健康和长寿。
据统计,个人医疗费用2/3以上是花在中老年。老了后能够成为思维清晰、有一定独立生活能力,没有大病成为了人们的愿望。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晚年生命质量并没有如其所愿。其实可以从现在开始了解并管理健康风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便能极大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真正实现健康长寿。
美国:健康管理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有7700万美国人在大约70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美国健康管理经验证明,通过有效的主动预防能降低50%的患病几率。
日本:上世纪80年代颁布“健康管理法规”,对全体国民进行健康管理,现在日本的人均寿命已达83岁,位居世界第一。
德国、英国、芬兰等国家也逐步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健康管理组织。德国1964-1992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8%;芬兰1974-1979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18%,1972-1982年男性心绞痛患病率下降23%。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80%的心脏病与糖尿病、70%的中风以及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
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可以避免;
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大病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
健康管理的目的: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
健康管理的理念: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追踪服务不间断。
健康管理的任务: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盛景基因提出了健康全方位服务的理念,覆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诊断、治疗和家庭护理各个环节,把健康管理形成一个每个环节都息息相关的完整的关护周期,并为目标客户整合解决方案,方能应对大健康的复杂挑战,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彰显公司的价值。
基因检测作为一种盛景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更易整合人体健康数据,精准分析出人体健康状况。如基因检测后,若发现携带有肺癌高风险疾病的易感基因,除远离烟草、环境污染等致病因素外,消费者还可增加肺癌相关的体检项目,密切关注健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