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健康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也成为国民幸福安康的重要指标。现代人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加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慢性病发病率连年上升,亚健康已成为常态,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
因此健康管理的需求型和迫切性尤为重要.健康管理虽然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而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很多时候,健康管理还没有真正的走进我们的生活。人们对健康管理的认知,很多时候都也存在误区.
有人认为健康管理是专为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提供的服务,属于高消费,对于经济条件一般者可能就是额外负担。
美国研究健康管理20多年的经验显示:健康管理对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有一个90%和10%的关系,即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低到原来的10%;相反,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提升了90%;中国也不例外,人群中最不健康的1%和患慢性病的19%共用了70%的医疗费用。
通过健康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有效降低危险行为,还节约了医疗费用的支出、提高了生命质量。
有些人一年抽烟喝酒能花费上万元,却从来没有想过做个健康管理,在他们看来觉得还年轻,没有必要.可是突然有一天生病了,千方百计的寻找名医专家,巨额的医疗费让他们叫苦连天。
而通过健康管理,引导人们改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节省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提高了人们的生命质量。
其实,健康管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上的健康、亚健康人群以及慢性疾病和疾病康复前的群体。
相对于介入治疗,健康管理更看重“预防为主”,并根据不同的人群特点各异,健康风险不同,确定其健康管理的不同重点。
健康体质不进行管理就会变成亚健康体质,亚健康体质不进行管理就会导致很多慢性病。
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而且高达80.9%的死亡比例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比如高血压群体中,得到有效控制的只有6.1%。每年都体检,但每年身体健康指标都在恶化,因此,在中国推行健康管理势在必行。
其实这个观念是狭隘的,事实上,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其一定原因与规律的,有先天遗传因素决定,也有后天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影响。
WHO研究报告认为:人类1/3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1/3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1/3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世卫组织曾向全球发布健康公式:100%健康=15%遗传+8%医疗+17%环境因素+60%生活方式。在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是最有影响力也最可被控制的因素。
“管理”一词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越来越为人们所熟识,企业需要管理、人才需要管理,我们的健康同样需要管理,于是健康管理便应运而生。
改变意识等于赢得健康,赢得健康就是拥有未来.你的健康管理计划是如何实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