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具体来说,是取被检测者脱落的口腔黏膜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及技术,对被检测者细胞中DNA分子信息做检测,预知身体特定部位发生癌症的风险。新华保险公司开展的基因检测活动,不仅为广大客户快捷医疗诊断提供平台,也让患重症客户获得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
李琳(化名)是浙江省永康市一家企业的高管,收入丰厚,家中还有一对乖巧的儿女,可以说是家庭富裕,生活美满。李女士的保险观念也不错,在2014年就投保了我公司的《康健吉顺定期防癌疾病保险》。
2019年10月,新华保险公司组织公司客户进行基因检测,李琳作为公司的忠实客户,也应邀参与了检测。根据检测报告,李女士子宫部位癌症发生的几率偏高,属于极易发生宫颈癌的人群。李琳收到检测报告后比较担心,想起自己的确很久没有做过这方面的检查,就马上前往杭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李琳的宫颈的确存在问题,在一系列的检查及手术后,最终被确诊为宫颈癌。不过好在发现的早,癌症尚属早期,医生表示在系统性的治疗之后,康复的几率很高。
图:中国公安部建立全球首个“打拐DNA信息库”。图片来自新华视频(2016年01月17日)[3]
(根据新华网重庆频道报道)2015年,38岁的綦江人王某怎么也没想到,她失踪了12年多的儿子会再次回到她的怀抱。綦江警方借助全国查找被拐儿童DNA信息系统,辗转福建、广东等地,终将这名被拐男孩成功解救。
(根据公安部官网)公安部于200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打拐DNA信息库”。近两年来,进一步完善了网上比对和线下调查核实等工作,截至到2017年2月,已帮助4500余名被拐多年的儿童与家人团聚[4]。
【“基因身份证”】容颜可以改,甚至指纹可能损坏。但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基因是伴随一生。通过固定不变的遗传标记位点,可以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和遗传关系,是一种非常准确且操作性相对较强的技术。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身份证上会携带基因信息,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数字形式。
(根据南方日报和央视报道)2005年的央视春晚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华美之内充满灵动,带给观众极大震撼。更后来根据报道带来更大震撼的是,这个舞蹈表演的全部都是聋哑演员。而非常遗憾的是,21位聋哑演员中,有18位是由药物导致的耳聋。药物耳聋主要是由于使用毒性剂量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或者携带药物敏感性的基因突变(比如A1555G基因)。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除了人们所熟悉链霉素以外,还有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庆大霉素等[5]。
【基因检测指导用药】药物的毒副作用,除了自身成分,还和人的基因有关系。通过基因筛查,通过较低的成本提前预知药物敏感性,可以避免这样人为悲剧的发生。呼吁更多药物敏感性基因纳入新生儿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