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0日,贝壳创始人左晖因肺癌病逝,终年50岁。事业有成,正值壮年,却终敌不过恶疾。
肺癌,这一病名再次刺痛我们的眼睛。肺癌的可怕之处,是令人咂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仅2020年一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人数高达220万,而中国2020年肺癌新发病人数达82万,死亡人数高达71万。
肺癌的杀伤力如此巨大,战况如此惨烈,看似百万大军压境,所过之处,常常无人生还。如何抗击、抵御肺癌侵袭,显然是一场攻坚战、阵地战,要啃硬骨头。
全球的顶尖科研院所,已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就像我们常常能够听到的靶向药(各种替尼类药物)、PD-1(K药、O药等)以及各种化疗(紫杉醇、卡铂等)、物理消融……纷纷赶往抗击肺癌的主战场进行支援。
现在,人们对于癌症的认知正在逐步加深,很多人都知道越是早期肺癌,五年生存率越高。研究数据显示,肺癌三期五年生存率是20%-40%;肺癌一期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
现阶段,抗击肺癌已经从遭遇战转向持久战,并取得了一定战果。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从2003-2013年这十年间,肺癌总体死亡率每年下降了3.3%;在2013-2016年,每年下降了6.7%,这意味着肺癌患者整体的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
今天,在这里要着重介绍一支奇兵:肿瘤基因检测。这支部队就像古代的斥候,现代的侦察兵,能提前发现敌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能预先感知风险,做好相应部署,下先手旗,就能赢得先机。
如果肺癌易感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癌风险较高,就务必要做进一步检查。前段时间,有位赵先生做易感基因检测时,就拿到了患癌危险较高的报告。
赵先生是位中学教师,文艺造诣颇高,能书善画,容易接受高科技事物,再加上赵先生的父亲因肺癌离世,所以,他对该病格外重视,主动来到机构进行肿瘤易感基因检测。
知道自己患癌风险较高之后,赵先生直接去三甲做低剂量螺旋CT,结果真的发现在右肺下叶有孤立结节。医生看了片子,推荐进行胸腔镜取活检病理诊断。活检的评估是有恶性倾向,医生做出诊断,并决定进行积极手术干预,在术中,还做了周围淋巴结活检,没发现问题。
赵先生的手术很顺利,预后也不错,很快就重返讲台。一次肿瘤基因检测,让赵先生没有重蹈父亲的覆辙,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迈上一段更长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