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当心!5大隐疾信号:腹痛、便血、贫血、消瘦、皮肤暗黑
发布时间:2021-06-16 11:30:53 信息来源:盛景基因
小朱买完早餐,又急匆匆扎进人群中。上班高峰期就是这样,公交地铁,到处人挤人。在路上,小朱几口就把煎饼果子吃完。刚到公司坐下,突然,肚子一痛,且咕咕作响。小朱的第一反应是吃坏东西了,立马跑到洗手间。接下来的一幕,把小朱吓坏了,冲马桶的时候,一马桶的血。
便血,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痔疮,内痔外痔都可能引发便血。小朱到社康,问了大夫。大夫一听小朱在便血前,有腹痛的情况,在处方签上写下“消化道出血”,并不是便血。大夫又询问小朱有无贫血头晕的情况,还了解小朱是否有消化道疾病家族遗传史。
之后,大夫让小朱尽快去大医院做个肠镜,而且大肠镜、小肠镜都做。小朱有点不明所以,隐隐觉得事情不简单。
小朱来到大医院消化科,挂了科室主任李医生的号,李医生主任听了小朱口述的症状,表情稍显严肃。医生先开了血常规和凝血的单子。检查结果很快出来,血常规正常,没有贫血,不是长期潜在的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正常,可以做肠镜和进一步检查及处理。
看了血检结果,李医生的表情稍稍放松了些,又开了电子肠镜的单子。肠镜的结果是直肠炎加内痔,肚子痛是直肠炎,出血是内痔,再加上小朱近期吃烧烤比较多,火气大,两个病都给引出来了,凑巧碰到一块,虚惊一场。
李医生和小朱解释说,其实他也很紧张,因为上个月,他们医院刚接了一个相似的病例,也是先腹痛,后便血,但镜检和病理的结果,是直肠癌晚期。
以前有观点认为,肠癌通常要上了四五十岁才会发生,才需要去做肠镜。根据这些年医院门诊的情况,肠癌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
因此,一旦有排便习惯改变、出现便血,一定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另外,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有绿色癌症之称的炎症性肠病发病率日益升高,该病也会有便血现象,因此,做肠镜十分必要。
李医生还让小朱记得定期到医院复查,每隔三五年,来医院做一下肠镜,并推荐小朱去做一下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做好相应的患病风险防控。特别是几种有便血症状的疾病容易混淆,要做好基因检测,做足准备,提前干预。
解析:
直肠癌是肠道的恶性肿瘤,随着肿瘤的逐渐生长,可出现大便表面带血及粘液,甚至有脓血样便,这需要与肛门部痔疮等疾病来鉴别,根据病情可以行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等来进行判断。所以如出现有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即一段时间没出现便秘,接着另一段时间出现腹泻的症状,如果再伴有大便逐渐变细、饮食差、身体消瘦等症状,这就不除外是直肠癌,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
直肠癌的病因十分的复杂,直肠癌的治疗主要依靠减少癌变机会和早发现病人。直肠癌遗传概率有多少?医学研究认为直肠癌属于多基因的遗传病,其发生主要同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家族史是遗传因素最直接的体现,患癌的危险度同家族史密切相关。
大肠癌中有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没有明确的遗传背景,这类大肠癌被称为散发性大肠癌,剩下大约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有大肠癌家族史,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称为遗传相关大肠癌,医学研究认为大肠癌属于多基因的遗传病,其发生主要同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家族史是遗传因素最直接的体现,患癌的危险度同家族史密切相关。而且危险度的强度与家族史中大肠癌亲属的数量、是否一级亲属、发病年龄相关。具体表现为:
1、家庭成员中有三人以上患有结直肠癌,其中两人以上为同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