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饮食增加肠癌风险
现在街面上的小胖墩越来越多,由此可知,肥胖问题已经相当普遍。在许多组织中,肥胖是癌症的既定危险因素。在哺乳动物的肠道中,亲肥胖的高脂饮食通过增加肠道干细胞的数量、增殖和功能来促进再生和肿瘤发生。
肥胖导致结肠癌风险增加的因素很多,包括全身生长因子、内脏脂肪组织、微生物群、胆汁酸、炎症和饮食成分的变化。饮食尤其突出,它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直接影响肠道再生和肿瘤的发生。
准确地了解每种饮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将为早期癌症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这种饮食强加的代谢程序是否可以用于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超65℃的热饮被列入致癌物
喝茶要趁热?这是错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在2016年就将温度超过65℃的过热饮品被列入2A类致癌物名单。
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一层柔软的黏膜,通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与我们的体温持平,也就是在37℃左右。而食道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
当进食温度超过65℃时,我们娇嫩的黏膜就会被轻度灼伤。不过一两次的灼伤并不会直接导致食道癌,因为我们的食道血液循环非常丰富,偶然的一些烫伤可以很快自我恢复。
但是,如果长期饮用过热的饮料,可能就会经常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引发口腔溃疡、食管溃疡等问题,同时也会增加了患食道癌的风险。尤其是南方食管癌高发地区,要特别注意,喝茶不能太烫嘴。
重口味的食客 要小心!
霉变的食品,有黄曲霉毒素,是诱发胃癌的罪魁祸首,而且还可以诱发肝癌,所以要将远离癌症,不可碰霉变食品。
不管熏烤食品,还是腌制的食品,含有的盐分比较高,而且在整个制作的过程当中,亚硝酸盐也会超标,甚至超标很高,因此在胃酸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这种亚硝胺,就有很强的致胃癌物质,所以时间久了特别容易诱发胃癌。
“中国式咸鱼”早在2012年就被确定为一类致癌物。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所对已进行致癌研究的化学物分类法则,所谓“一类”,属于“对人致癌性证据充分”的范畴,亦是最高风险级别。
辛辣、酸甜食品都属于此列。因为过酸或过甜的食品会诱发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促进幽门螺旋杆菌繁殖。而辛辣食品是直接刺激胃黏膜、给细菌趁虚而入的机会。长期吃辣容易得胃溃疡、胃黏膜损伤等疾病,频繁吃辣让它们没有修复机会,久而久之就可能诱发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