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运动损伤,要做对这些!

  奥运健儿在赛场上争金夺银,普通民众也掀起了一股运动热潮。但是,我们也常常能够听到某某知名运动员因负伤而退赛的。那么,我们要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当运动损伤来临的时候,我们又应该怎么做?

 

  在业余体育训练过程中,经常容易受伤的部位包括肩部、肘部、腕部、腰部、踝部、腿部。

 

  造成运动损伤原因如下:

 

  1、对运动损伤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体育训练中的危险因素,急于获取训练成果。

 

  2、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在运动状态中经常出现重心偏离的情况,导致人体运动与运动要求不一致。

 

  3、超负荷运动。直接进行大量的训练,训练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

 

  4、技术动作不规范。

 

  5、天气恶劣:气温过低或过高,或光照条件较差。

 

  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

 

  软组织擦伤:需要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及时的清洗,将凡士林涂抹于患处,并对患处进行包扎。假设程度较轻,则无需进行包扎。

 

  软组织撕裂伤:由于身体强烈碰撞会出现软组织撕裂伤。假设撕裂程度较重,则需要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及包扎,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假设撕裂程度较轻,则需要用碘酒对患处进行消毒,用酒精去除碘酒在患处的残留,并在患处涂抹药膏。

 

  韧带拉伤:在运动损伤早期,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并将其包扎以减少血肿。在受伤中期,需要对患处进行热敷和按摩,并且可以配合使用药物。在受伤后期,需要对患处进行活血通络,增加血液流通速度,并进行功能训练。

 

  重力性休克:将患者平卧,使患者头部侧偏,保持呼吸顺畅,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不移动患者的身体。

 

  调查和分析运动损伤的成因,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有利于改善运动条件,改进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方法,提高运动成绩,使锻炼者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保证教学训练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