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补身体?赶紧学!食补四法

饮食调摄 长寿之道

 

  饮食调摄是长寿之道的重要环节,利用饮食营养达到抗衰防老、益寿延年的目的,是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的问题。中医认为:精生于先天,而养于后天,精藏于肾而养于五脏,精气足则胃气盛,肾气充则体健神旺,此乃益寿、抗衰的关键。

 

  因此,在进食时选用具有补精益气、滋肾强身作用的食品。同时,注意饮食的调配及保养,对防老抗衰是十分有意义的。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充分发挥饮食的防老抗衰作用尤其重要。

 

  《养老奉亲书》指出:“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清代养生家曹廷栋认为,以粥调治颐养老人,可使其长寿。他指出:“老年有竞日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因之编制粥谱百余种,以示人食饮。

 

  很多食物都具有防老抗衰作用,例如:芝麻、桑椹、枸杞子、龙眼肉、胡桃、蜂皇浆、山药、人乳、牛奶、甲鱼等,都含有抗衰老物质成分,都有一定的抗衰延寿作用。经常选择适当食品服用,有利于健康、长寿。

 

  在传统的中医饮食养生法中,有丰富的调养经验和方法,在食品选择上,有谷类、肉类、蔬菜、果品等几大类;在饮食调配上,则又有软食、硬食、饮料、菜肴、点心等,只要调配有方,用之得当,可以收到养生健身功效。

 

食补四法 延年益寿

 

  《难经》中载:“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熏肤(滋养肌肤),充身,泽毛。”说明我国在两千多年以前,已十分重视饮食的营养作用。常用的食补方法,有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峻补法四种。

 

平补法

 

  平补法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应用不热不寒,性质平和的食物。如多数的粮食、水果、蔬菜,部分禽、蛋、肉、乳类食物,如粳米、玉米、扁豆、白菜、鹌鹑、猪肉、牛奶等。

 

  另一种是应用既能补气,又能补阴或既能补阳,又能补阴的食物。如山药、蜂蜜既补脾肺之气,又补脾肺之阴,如枸杞子既补肾阴,又补肾阳等,这些食物适用于普通人保健。

 

清补法

 

  清补法是应用补而不滋腻碍胃,性质平和或偏寒凉的食物,有时也以泻实性食物祛除实证,如清胃热,通利二便,加强消化吸收,推陈而致新,以泻中求补。常用的清补食物有萝卜、冬瓜、西瓜、小米、苹果、梨、黄花菜等,以水果、蔬菜居多。

 

温补法

 

  温补法是应用温热性食物进行补益的方法。适用于阳虚或气阳亏损,如肢冷、畏寒、乏力、疲倦、小便清长而频或水肿等症患者,也常作为普通人的冬令进补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猪肝、狗肉、鸡肉、鳝鱼、海虾等。

 

峻补法

 

  峻补法是应用补益作用较强,显效较快的食物来达到急需补益的目的。此法的运用,应注意体质、季节、病情等条件,需做到既达到补益目的,而又无偏差。常用的峻补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鹿胎、鹿尾、鹿肾、甲鱼、熊掌、鳟鱼、黄花鱼、巴鱼等。

 

  中医理论认为,生、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生命的最终衰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注重养生保健,及时消除病因,使机体功能协调,而使衰老延缓,“延年益寿”还是可能的。

 

  中医在应用饮食调理进行抗衰防老方面,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做到辨证用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