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嘴停不下?基因在惹祸!

基因影响饮食偏好

 

  马德里自治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些与人们的饮食偏好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基因。例如,一些催产素受体基因影响了人们对巧克力的偏好;而与肥胖相关的基因则影响了人们对蔬菜以及纤维食物的摄取。此外,还有一些基因与盐类以及脂肪摄取有关。

 

  这一发现将会有助于精准医疗的设计,从而帮助减小人们患常见疾病的风险,例如肥胖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

 

抗肥胖靶标 助力新药研发

 

  在开发治疗肥胖的药物的努力中,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带来了令人鼓舞的消息:他们发现了14个可导致体重增加的基因和3个可预防体重增加的基因。这些发现为治疗影响40%以上的美国成年人的健康问题铺平了道路。

 

  将人类基因组学与模型动物的因果关系测试结合起来,有望产生更有可能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的抗肥胖靶标,因为它们预计会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肥胖基因携带者 更应注意体重

 

  一项新研究发现,肥胖基因会引起人的饥饿感,影响人对口腹之欲的控制能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者们认为该项研究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肥胖基因携带者要随时注意保持健康体重,也就是说,这些人有肥胖的倾向。

 

  在中老年人群中,携带一至两个FTO基因副本的人会更喜欢吃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在对700名参与调查的人进行大脑扫描后,研究者发现他们大脑区域中控制人们食欲和味觉的部分功能较低。

 

  在参与这项调查的人中,有45%的人至少会有一个FTO基因副本,其中16%的人有两个肥胖基因副本,这使得他们比无该基因变体的人更容易患上肥胖症,体质指数也更高。

 

  具有肥胖倾向的人不一定就会得肥胖症,只要饮食健康合理,这种肥胖基因变体带来的影响是可以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