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防治肺结核日的由来
从1882年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以来至少有2亿人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
1882年3月24日是世界著名的德国科学家科赫氏在柏林宣读发现结核菌的日子。当时结核病正在欧洲和美洲猖獗流行,由于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为以后结核病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为可能消除结核病带来了希望。
在1982年纪念科赫氏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IUATLD)共同倡议将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1)、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
(2)、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3)、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4)、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及时就诊,避免传播,规范治疗
有症状,及时就诊
(1)、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2)、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3)、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县(区、旗)、地市、省(区、市)等区域均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注意卫生,减少肺结核传播
(1)、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2)、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3)、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5)、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规范全程治疗,早日痊愈
(1)、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2)、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3)、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