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国庆 | 给心灵放个假,为自己减减压!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终于迎来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国庆长假。大家经历了疫情的侵袭,戴口罩防护成为日常,人与人要保持社交距离,朋友聚餐大为减少,尽量不外出更甭提跨省旅游了。这一系列的改变和长时间的压抑,使人们遭遇了心理危机,需要给自己心理减减压,这个“国庆长假”来得太及时了。

 

持续三年的疫情,使每一个人都在承受一场严峻的生理和心理考验,很多人还因此出现了焦虑、恐惧、抑郁及失眠等症状。这些都是人生存本能所驱使的“应激反应”,适度的应激反应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但倘若反应过激,并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就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援助了。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心理压力也随之倍增,许多人都会出现焦虑、抑郁、失眠、发慌、烦躁等状况。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压力,长此以往都有可能造成人们的心理负担,从而诱发相关疾病,加之三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的心理更加脆弱,更需要自我心理疏导和放松心情。

 

国庆长假出行,是减压、放松心情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正好赶上中秋,有些人会选择回家团圆,但更多人会选择外出旅游。平时快节奏的生活已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如果还要面对过于拥挤的人群、拥堵的交通,同样会使人精神紧张,对放松身心不利。

 

因此,长假期间出游时,游玩景点不宜选择太多,行程安排不要过于紧促,让节奏放慢一点,尽量避开人群拥挤的知名景点,可以选择到附近的公园或者郊外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为自己精心打造一次慢节奏的特色“减压游”。

 

但外出旅行,就会涉及旅游观光、就餐饮食、人群密切接触等问题,将使一些疾病暴露和感染的风险增加。除了带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外,这些预防也很重要。

 

1、流感及预防建议

 

十一前后,早晚温差增大,加之许多景点人群聚集,空气流通不畅,容易传染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后,会引起发烧、畏寒,体温速升至38~40℃;头痛,全身无力;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症状,且疫情期间,高烧更易让人恐慌,需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a、预防流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b、出行期间一定要带好口罩,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其免疫力比较差,易被感染;不要频繁出入人群聚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几率。

 

c、还应根据气温变化而随时增减衣服,防止外感风寒而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

 

2、食物中毒及预防建议

 

假期出游,野炊或聚餐活动频繁,如忽视卫生,食品在操作中极易受到污染,致使就餐人群发生集体性感染或食物中毒。临床表现除有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外,还可以表现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死亡,因此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饮食,且需合理膳食,切忌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a、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饭后勤洗手,未洗手前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

 

b、尽量避免接触禽类、单峰骆驼及其饲养环境等,必须接触时则需注意个人防护,并及时洗手。

 

c、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劣质或未彻底煮熟的食物、未经消毒的奶、生的蔬菜,不喝不干净的水等。

 

十一宅家人群,不出门也能轻松减压

 

对于假期喜欢安静、宅在家里的人群来讲,也有很多快乐的减压方法可以尝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内容中提出,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减压,重视睡眠健康,培养科学的运动习惯,保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正确认识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更好的维护心理健康。

 

宅家人群,可通过这些方式舒缓情绪,具体如下:

 

1、规律作息

 

充足的夜间睡眠,对提高人的抗感染和自身免疫能力非常重要,而成人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6.5小时。不能因为平日工作繁忙,到了假期就睡个昏天暗地,或尽情熬夜打游戏之类的,这样黑白颠倒,反而会让人精神萎靡,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必须规律作息。

 

2、健身运动

 

因为疫情大家很“宅”,运动变得很少,且此次疫情易感人群普遍具有免疫力差,体弱多病的特点,而每天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降低被感染的风险,还可改善睡眠和调节情绪。

 

3、听听音乐

 

假期在家,可以听听喜欢的音乐,尤其是旋律比较舒缓和愉悦的音乐,研究表明良好的音乐既能消除人的不良体验,而且对人的情绪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帮助人们恢复心理的平衡。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看书、绘画、跳舞等,从而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

 

4、做做美食

 

饮食的规律和均衡很重要,尤其是疫情期间,必要的荤菜和蔬菜、尽量规律的进食和保证每日的营养摄入量是需要的,不可随意应付。可在节日期间,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家做客,一起做做各种美食,但需合理膳食。

 

持续三年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生活的节奏,焦虑与恐慌随即而来,让人身心疲惫,心灵需要放假,更需要减压,偶尔的停留与休憩,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免责声明
本内容仅限于公益科普宣传
部分素材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