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露凝百草枯,要护腰腿壮筋骨。
早晚温差寒暖变,秋燥寒凉致病端。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街头巷尾浑似锦,“霜叶红于二月花”。随着“霜降”的到来,虽叶落花凋,但秋色也美到了极致。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二十四节气解》所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既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水汽凝结的节气。
虽然名为霜降,但这个“霜”并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而是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的,所以霜降并不是表示此节气要“降霜”,只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而已。
随着霜降的到来,作物、草木开始泛黄、落叶,一步跨进了晚秋时节,冬季的脚步也渐行渐近,仿佛在悄悄地宣告着它的到来。
饮食养生
霜降时节,秋燥渐重,此时易出现咽干、鼻干、皮肤干等秋燥症状,可多食些润燥养肺的食物,例如时令水果梨和苹果,味道清甜,可生津润肺;蔬菜可多食胡萝卜、冬瓜、莲藕等,其他如蜂蜜、银耳、百合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秋季是补养脾胃的好时节,鸭肉、兔肉、牛肉都是很适合补养脾温的食物,鸭肉味甘,性平微凉,可滋五脏之阴、养胃生津。牛肉味甘,归脾胃经,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B族维生素,可补脾胃,益气血。
兔肉健脾补中,且与其他肉食相比较,兔肉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高,但是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能量低,长期食用不引起发胖,但需注意食用时少放辣椒、花椒、姜等辛热的调味品,最好不要用烧烤的方法食用,以免加重秋燥。
日常起居
情志调护
肺为秋季主脏,中医认为肺属金,而金克木,因此旺盛的肺气容易对属木的肝气造成影响,使肝气郁结,导致情绪低落。特别是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更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
霜降节气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的叶子逐渐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美丽非常,此时不妨约三五好友,登高赏叶,这样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开阔视野,使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得到释放,还可以扩大社交面,消除心理上的孤独感。
同时还可多尝试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等,既能锻炼身体,还可舒缓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