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进化双面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来自麦克迈斯特大学、芝加哥大学、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来自黑死病出现之前、黑死病发展期间、黑死病发生之后两个不同欧洲人群的206个古代DNA提取物的免疫相关基因进行了遗传变异的特征。通过一系列研究,他们发现保护性变体与如今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感性增加有关的等位基因重叠,为黑死病在塑造如今的疾病易感性方面所起的作用提供了经验性证据。

 

  通过实验发现,ERAP2与限制鼠疫杆菌感染的能力之间存在关联性,表明ERAP2与鼠疫菌感染的反应有关,进而支持了黑死病期间ERAP2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可能是鼠疫菌诱导的自然选择所致这一观点。

 

  但凡事皆有双面性,研究人员发现,鼠疫菌对ERAP2的选择可能会影响对其他病原体或疾病的免疫反应。选择有利的ERAP2变体是如今克罗恩病的风险因素,同时,拥有rs11571319遗传变体的基因CTLA4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的风险增加有关。

 

  现代化带来了一个完全有别于过去的环境,与以往环境具有更高适配性的基因,在现代生活中未必也是如此,甚至可能会使人更易患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症、癌症以及心血管疾病。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进化的能力与快速变化的环境之间出现了不匹配,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由拮抗多效性(指的是能同时具有有利和不利影响的基因)介导的先前进化的遗传效应现在可能占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很大部分,目前这些疾病造成了世界上超过63%的死亡。

 

  衰老是由许多基因的综合作用引起的,这些基因具有多效性,也就是说其在年轻时带来好处但在年长时会付出代价。已经有几项研究提供了直接及间接证据,表明与老年疾病风险增加相关的基因与青少年存活率、生育能力及繁殖成功率增加有关。

 

  比如,携带BRCA1和BRCA2突变的女性生育能力更强,但BRCA1和BRCA2基因的种系突变却占卵巢癌的1-13%和女性乳腺癌的1-5%;肿瘤抑制蛋白p53在协调细胞对DNA损伤的反应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多态性p53 Pro等位基因与寿命延长有关,但它也与胚泡植入失败和不孕症的发生率增加有关。APOE基因ε4等位基因保护婴儿的认知发育,且与女性更高的生育能力有关,但同时也与晚年患阿尔茨海默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有关;处于阳性选择下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等位基因与终生繁殖成功率的增加有关。

 

  这些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即具有拮抗多效性的基因由于赋予生育及生存益处而受到自然选择,但如今却增加了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基因是有罪的,但等待自然选择来让后代适应现代化的环境是效率很低的,对慢性病增加的更合理回应就是将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变成更适合我们的。

 

  未来,需要更大型的研究,以便在一系列营养、文化和地理环境中直接测量当代人群共同特征的遗传变异和选择强度,进一步了解导致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拮抗多效性效应,为疾病原因、潜在疗法和新疗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提供新线索。

 

免责声明
本内容仅限于公益科普宣传
部分素材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