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已过,很多人不是已经回到工作岗位,就是在返程路上。特别今年“兔年”春节是三年以来第一个全面开放防疫封控的长假,根据统计,今年春节7天全国客流超2.25亿人次,铁路客流量、民航航班量接近疫情前水平,“这种”报复性度假的强烈程度可见一斑。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由于长途旅行和亲友聚会等因素,许多人可能出现劳累、寒冷、激动、饱餐和熬夜等问题。熬夜等可以使心血管发病风险增加2倍以上,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血管痉挛、心律失常、心衰和高血压等疾病。因此,要警惕“假日综合征”,避免让自己和家人疲惫不堪,以获得强健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和充沛的精力。
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几乎每个长假过后的一两周内,很多人都会因为生活无规律而出现一系列心理、生理问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一天到晚昏昏沉沉,工作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
一般来说这些症状在一周左右就可以得到缓解,如果超过两周还存在精神不振、抑郁、焦虑、失眠等问题,就需要求助于医疗机构,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今年的“春节后综合症”与之前任何一年都有不同,一方面很多人大吃大喝到处玩,他们熬夜睡懒觉没规律,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并没有结束,抵抗病毒侵袭,就需要人体保持正常的免疫能力。
应对“春节综合症”的第一要点,就是要将自己的日常作息节奏恢复正常,再也不要如前几天一样睡得很晚,而且在床上还长时间看手机。设定好闹钟,回到正常的睡眠周期。一个人的睡眠,短期对其第二天的体力恢复,长期对于其之后的身体免疫力都至关重要,尤其在这个病毒传播尚未完全结束,可能会有二次感染的情况下,保证自己的睡眠就是保证自己的免疫力,至关重要。
春节长假期间走亲访友,避免不了频繁的宴请,过量饮酒与暴饮暴食恐怕是大多数人的体验。从生理上来讲,长假期间打破了原有的人体生物钟,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造成了身体的各个器官非正常运转,导致在步入工作状态时状态无法及时调整,健康也处于一种“亚透支”的状态。因此,此时大家需要及时恢复到正常的饮食模式。
无论您在外地是走亲访友,还是游山玩水,回程前都要备好口罩、消毒纸巾等防护用品;程中要做好自我防护、做好个人卫生,随时关注手卫生;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身体状况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视情况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