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将至,管弦丝竹,仙乐雅音,余音袅袅,其韵悠长。春天是一个适合演奏乐器的季节。遵循呼吸的生理规律,运用正确的演奏方法,讲究演奏卫生,防止过度疲劳,学习演奏管弦乐器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能提高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华佗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誓犹户枢不朽是也”。《汉武帝内传》上说:“呼吸吐纳可以延年”。《摄生纂录·吐纳训练法》云:“善行气者内以养生”。可见,加强呼吸的调整以及其所引起的机体运动,对身体的健康是大有好处的。吹管乐是一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复杂活动,通过种活动,能增强脑神经的机敏灵活。
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就开始拉小提琴,13岁就已经可以熟练的演奏莫扎特的奏鸣曲。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在袁隆平的追思会现场,还放着一把小提琴。袁隆平用人生的第一笔工资买一把小提琴,那是袁隆平在大学时的梦想。
钱学森,爱好弹钢琴。据说钱先生归国时大量科研资料和结婚“信物”——一架黑色三角钢琴被美方扣留,在他们的据理力争下,钢琴才最终和他们一起回到了祖国。
李四光先生作为一名科学家,他严谨治学,勇于开拓;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这首乐曲以其深刻的寓意与历史价值永远铭刻在中国音乐史中。
研究发现,音乐训练可以激活负责语言处理的大脑区域,从而改善大脑的语言技能,因此学习乐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容易掌握其他语言,也会对记忆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好处。令人惊讶的是学习乐器还可以提升数学才能,善于演奏乐器的人,数学逻辑思维会更加出色。
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音乐训练还可以改善孩子的执行能力,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将受过音乐训练的9-12岁的儿童和没有受过音乐训练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的大脑中,负责执行功能的大脑皮层区域表现得更活跃,因此相比于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孩子,会表现出更强的执行能力。
器乐学习中,手、脑、眼、耳并用,可以锻炼学生灵敏的反应能力,既开发了右半脑的智力,也起到了左右半脑协调的作用,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优秀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