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五行,调五脏,顺应天道愈身心!

我国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越来越激烈,无疑对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经营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功与否与企业经营者身心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经营者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中医是中国人民数千年来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其理论体系蕴含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深刻思辨,因此,中医可以用于调理企业家的亚健康状态,尤其是中医五行养生理论。中医讲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和,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旺盛;而"五行虚弱"在中医里并不一定指五脏有重疾,还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亚健康状态"。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贯穿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其实质就是以"五"数归类客观事物,以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其间的相互关系。所谓养生,即保养生命,把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等季节气候变化与人体的关联,结合个人体质特征,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和情志进行调养。根据自身体质差异和情志特点,顺应四时季节变化,合理饮食,审因用膳,辨证施养,调摄情志,预防时邪的侵袭,纠正体质的寒热偏差,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五行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就是用五行归类推演法则和生克乘侮原理,具体阐释自然界的方位地域,季节气候及其影响,指导人们顺应四季自然法时,结合自身体质进行食疗养生保健,达到增强体质,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配对五行;将人体的各种情志归结为以"五志"为特征的五种情志变化,将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归结为以"五音"为主要特征的五种音调变化,配对"五行"."五行"与"五脏"、"五音"、"五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而心身疾病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程的转归以及治疗和预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悲伤心者,以喜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现在是春季,应肝,就以肝为例。在上面列的五行关系中,肝属木,肝对应情绪为怒。肺属金,肺对应情绪为忧(悲)。五行相克关系中,金克木,当我们快要发怒时,就应该主动调理情绪。

 

根据五行关系中,对应的五色及五味食品进行调理相关脏腑,达到平衡,情志就不会太过。还是以肝为例,五行关系中,肝对应五色为青色,对应五味为酸味,在怒气很大的时间里,可以多吃一些青色疏菜养肝,适当摄入一些酸性食物以收涩一下肝气,脾气就没那么大了。
由于春季天气变化快,温差较大,容易情绪不稳定,所以在这个季节,应做到心胸开阔,乐观积极,应多到野外活动,舒展筋骨。
免责声明
本内容仅限于公益科普宣传
部分素材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