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tory!肿瘤基因检测的“打怪升级”之路

易感基因,即容易致癌的基因,这只是意味着携带了易感基因的后代,患癌风险比常人要高。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患有乳腺癌,体内的肿瘤组织(即恶性肿瘤)是不会遗传的,下一代并不会因为遗传获得一个肿瘤组织。

 

但是,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BRCA1、BRCA2,是有可能通过遗传传递给下一代的,而下一代一旦携带了BRCA1、BRCA2突变,比正常女性发生乳腺癌风险高5倍,发生卵巢癌风险高10~30倍。总的来说,恶性肿瘤本身是不遗传的,可能会遗传的是与该癌种相关的基因变异。

 

每个人都能从父母身上遗传到30亿个基因密码,想要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就更应该对这些密码进行剖析,而基因检测所做的恰恰就是这种解码工作。所以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适用于肿瘤患者 、肿瘤患者亲属,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患者及其亲属,更有必要进行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携带肿瘤遗传易感基因,也并不代表百分百会患癌。但是患癌风险会比常人高。当然,没有携带肿瘤遗传易感基因,一样不代表不会患癌。肿瘤的发生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还与后天的因素有着大大的关系,如:不良的生活习惯、辐射损伤、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如不幸携带了肿瘤遗传易感基因,也不必太杞人忧天,但也不能任其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避免或推迟肿瘤的发生。
延伸拓展:浅谈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将人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的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治疗手段。目前,基因治疗有两种形式:一是体细胞基因治疗,一是生殖细胞基因治疗。前者已在广泛实验中,后者因能引起遗传变异而受到限制。

 

1.基因置换:即用正常的基因原位置换致病基因,使细胞内的DNA完全恢复正常。
2.基因修复:为定点修复,纠正致病基因中的异常部分,正常部分保留,使致病基因完全恢复。
3.基因替代:将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它细胞,表达产物能加强或纠正缺陷细胞的功能,在这种治疗方法中,缺陷基因仍然存在。目前,基因治疗多采用这种治疗方式。
4.基因失活:利用反义技术特异封闭某些基因表达特性,抑制有害基因的表达。
5.免疫调节:将抗体、抗原或细胞因子基因导入患者体内,改变免疫状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6.其他:包括增敏作用、减毒作用等。

 

尽管基因治疗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目的基因有效性及作用持久性、载体的靶向性和基因转移系统的可控性等方面存在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但可以预见,基因治疗离人们将越来越近。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基因治疗将在肿瘤治疗中发挥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