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日 | 普及基因检测,促进健康事业发展!

今天(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主题确定为“改善公共卫生的七十五年”,国家卫健委将中国主题确定为“优质资源下沉,人人享有健康”。相信大家对基因检测都有所耳闻,随着这项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一领域。近年来,肿瘤基因检测在国内发展迅速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基因检测为预防重疾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报告称,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防治癌症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社会功课,医学界和科学界都在探索有效的途径。肿瘤本质上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对付恶性肿瘤,基因检测这项新兴高科技的作用逐渐显露出来,基因序列在预防和治疗上都有效果。
晚期肿瘤的治愈率不到20%,若是在第一阶段被发现,治愈率高达95%,之所以癌症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是因为一经发现就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起来非常棘手,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基因和肿瘤之间存在关系,通过基因检查,就能发现肿瘤指标,可以极大的提升患者的生存空间。
人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肉眼只看到外貌在一年年的变化,但是体内的细胞却每天都在变化,而它的改变,和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衰老、生活环境、情绪有关,其中任何都有可能使人体的DNA出现损伤,从而造成基因突变,而一旦是和肿瘤有关的基因产生了突变,那么人体内健康的细胞就会受到影响,从质变慢慢的发展成为癌变,最终在体内形成了肿瘤细胞。
基因检查的目的,就是发现体内异变的基因,预防它损伤人体健康的细胞,通过高级的检查手段,能清晰的检测到“坏”的基因,它在临床上应用也很广泛,一次检查可以查出几百万的DNA分子,它的特点是:检查范围广、精准、成本低。
科学研究显示,目前已知的与肿瘤发生相关的驱动基因至少有100多种,从预防肿瘤的角度出发,基因检测可预测健康人群的患癌风险。尤其对于家族中有患癌历史的人来说,基因检测更有指导意义,多种癌症如胃癌、乳腺癌等都具有家族性和遗传性。比如,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得胃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3倍。基因检测的意义在于,发现高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一套科学的防治方法,例如调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
确诊患有遗传性肿瘤的人,也可通过做基因检测获得更合适的治疗方案。长期疾病的人,如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长期患胃病的人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长期暴露在高污染环境或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可以通过基因检测了解个人在不同疾病上的发生倾向。
基因检测在治疗癌症上也大有可为,主要是帮助肿瘤患者准确用药。靶向药物是目前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而靶向药物是根据某种肿瘤基因变异而针对性研发的,因此做基因检测可有效提高用药效率。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定期做基因检查可以及早的发现病灶,是防癌筛查的重要手段,而病情发现的越及时,恢复的越快,治愈率越高,能大大提高癌症治愈率,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谈癌色变的年代早点过去。
若是不幸已经被查出肿瘤,能有效的预防复发和转移,癌症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不稳定性,哪怕手术成功,也可能会再次的卷土重来。而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提前提示会再次异变的癌细胞,使癌症患者能早做准备,及早接受治疗,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