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狂飙,PM2.5成肺癌挥之不去的伤!
发布时间:2023-04-12 10:56:32 信息来源:盛景健康
北方迎来大规模沙尘天气,18省区市有扬沙或浮尘天气,部分地区有沙尘暴,甚至有些地方下起了“泥雨”,但依旧无法掩盖掉空气中的土味。
沙尘暴颗粒物一般直径在PM10以上。PM10吸入后,沉积在上呼吸道,同时通过纤毛运动,随着咳嗽、打喷嚏排出体外,这些颗粒物会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破坏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引起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
事实上,沙尘暴也有PM2.5,因此会对上、下呼吸道产生双重打击。PM2.5能够直接进入、附着在气管、支气管,甚至直达肺泡,诱发感染、炎症或者免疫反应,甚至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尘肺等疾病的发生。
2013年,世卫组织(WHO)首次认定在户外呼吸脏空气或可诱发癌症,得出“空气污染致癌”这一结论,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颗粒物被列为一级致癌物质,其排名甚至超过了烟草烟雾等其他100种已知致癌物质。
在Natur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示,细小颗粒空气污染物,通过炎症而不是诱导突变,从而导致肿瘤,尤其是肺癌的发生。通常来说,普通细胞向癌细胞转变,可大致分为两步:第一步,健康细胞中的一些基因被诱导突变,导致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生长。第二步,更多的遗传变化触发了癌变。
以我们熟悉的、引起肺癌的EGFR突变为例。EGFR过度表达、激活和突变是肺癌的驱动因素之一,该通路过度激活,从而促进肿瘤生长、增殖和侵袭。
研究团队追踪了肺癌患者,对患者的生活环境和空气污染程度作了深入调查,发现暴露于高PM2.5空气污染的环境中3年后,肺癌发病率(73%)显著高于暴露于较低污染环境的人群(40%)。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长达20年的观察中没有发现这种关联,这意味着在高水平的PM2.5空气污染环境中暴露3年可能就已导致肺癌。
2019年11月底,中国疾控中心创办的周报(China CDC Weekly)刊登了来自疾控中心环境所的一份报告,有关中国人群接触PM 2.5与特定死因风险的分析。
研究共分析了241.1万例非意外死亡案例,所有分析的10余种特定疾病死亡风险都与PM2.5浓度明显相关。其中关联尤为强烈的是急性心梗、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其他病因还包括下呼吸道慢性疾病、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各类中风等。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男性以及75岁以上人群受到的影响更明显。短期暴露于PM2.5对中国人口健康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急性心血管死亡风险明显随污染程度而升高。
在此,奉上“24字防尘口诀”,以应对沙尘天气:出门时,戴口罩,遇风沙,别揉眼,回到家,洗把脸,多喝水,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