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小小年纪就折腾自己的身体,肥胖亚健康、焦虑抑郁、肠胃不好等成为困扰青年人的健康问题,年轻人纷纷感慨:20多岁的年纪,60多岁的身体。重视健康,也是年轻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我们不仅要做四有青年,更要努力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健康新青年。
传统的健康概念认为健康仅指一个人没有病症,它表明个体的机体处于无疾病的良好状态。但社会变迁和迅速现代化,使得人类社会从物质技术到精神世界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因贫困、生活恶劣而引发的疾病如结核、伤寒、痢疾已大大减少。
但是,现代化造就了更为紧张的社会环境,以及与之相应的人们前所未有的心理负荷,由此引发的疾病如头痛、高血压、或对人敌视、猜疑、妒嫉、自卑,周期性过敏等发病率却迅速提高。而青年人正在经历人际关系的迅速拓展,生活角色多重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心理和行为的健康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健康不仅包括体质的强健,更需要心理的调适。青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心理健康同样攸关个人的幸福安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部分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更呼唤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加强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引导青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从地铁到公交,从餐桌到床上,寸步不离的手机成为不少青年人工作与生活的标配。沉迷手机不仅制造了大量的“低头族”,也同样造就了新的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
心理专家指出,“手机依赖症”的症状是一种心瘾,正在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甚至减少人们连贯阅读和自省的时间。
对青年而言,手机上瘾行为不难纠正。首先要直面问题,减少手机的使用,删掉过分浪费时间的手机应用和游戏。对重度上瘾者,也可以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治疗。
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3亿多人正遭受抑郁症困扰,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行为是15岁至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中国,由于大多数人对抑郁症认知不足并存在诸多误区,抑郁症就诊率不足10%。
在抑郁症的各种发病群体中,青少年、产妇都属于高发群体。为何青年群体易发抑郁症?抑郁症的发生原因很复杂,可能由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生活环境因素等共同导致,其中压力问题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社会因素看,青年要经历人生中多个重大抉择和转折,如工作、婚姻等,面临诸多社会、生活的变化,导致情绪上的波动、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等,都较易诱发抑郁。分手、离异、丧亲、失业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增加。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一些生育二孩的青年产妇也容易在产后患上抑郁症。有数据显示,目前产后抑郁的发病率达到30%左右。
如果青年人平时出现了情绪不好的情况,应该及时通过运动、休息、游玩等形式放松调节。如果抑郁情绪已经持续两周以上的时间,并且已经带来了生理功能的变化,则及时就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