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智力元素,激发大脑潜能!

2023年5月15日是我国第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补碘30年,利国利民保健康”。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将碘称为智力元素的原因是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碘是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一个必需的原料。
在大脑发育关键时如果缺碘,会造成大脑发育不良。如果这时出现了缺碘或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可以严重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关键时候即使是在两岁后再次补碘,损害也不可能被纠正。

 

严重缺碘儿童会发生地方性克汀病即呆小症,随着逐渐长大会表现为明显智力缺陷,如痴呆表现、身材矮小、聋哑甚至瘫痪在床,不能照顾衣食住行,都需要靠别人来帮助,寿命短,医学上叫做呆小症,或叫做地方性克汀病。
轻度碘缺乏症也叫临床性克汀病,这种小孩智商看上去好像是正常的,但有轻度的智力下降、神经系统损伤及甲状腺功能减退,这种疾病隐匿性较强的,不容易被发现。碘缺乏对人类最大的危害就是神经系统的影响,为使儿童的智力不造成缺陷应该是要彻底消除碘缺乏病。
孕妈咪的碘需求量:建议孕妈咪每日摄入碘16.5毫克。
缺乏碘对孕妈咪和胎儿的影响
孕妈咪缺碘可导致流产、死胎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可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引起先天畸形、甲状腺肿、克汀病、脑功能减退等。
各种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淡菜、海参、干贝、龙虾、海鱼等含碘量最丰富;碘盐的摄入是补碘的又一重要途径。补碘要注意适量,过量会引起“甲亢”。
除了碘,硒、铜等元素也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如果缺乏这些元素,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及时补充。
含硒化合物有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力
国内专家研究发现,低硒、低碘可影响脑内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能系统功能,这是目前发现的与抑郁最为密切相关的神经介质。此外,硒对应激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和抑郁行为具有保护作用,生理剂量的硒可增加慢性应激的行为活动,改善抑郁症状。

 

来自日本武藏野大学药学院的研究者认为用动物模型进行详细的有效剂量测定和不良反应剂量测定是非常重要的。在氧化条件下,硒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淋巴细胞具有抗氧化作用。
铜是大脑神经的保护神
铜具有维持细胞壁弹性,促进造血的功能,对骨骼、内脏、和大脑神经发育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脑是除了肝脏以外含铜最多的地方,铜能减少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伤害,维护“多巴胺”和“肾上腺素”两种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可谓是大脑神经的保护神。
如果缺铜会引起贫血、骨质疏松、视力障碍,毛发和皮肤脱色,还会导致肌张力减退。
如果脑细胞缺铜,脑神经系统会出现功能性障碍,可能会造成大脑缺氧或者脑细胞死亡等,明显的记忆力下降,智力降低。
但是,铜过量也是很大的伤害,严重的会导致胃溃疡、肝脏衰竭、神经系统紊乱,神经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