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胃病的高发季节,据报道,进入盛夏后,胃病患者急剧增加,很多人饱受着胃病的折磨。夏季为何胃病高发?原来,很多人为了快速降温,猛喝冰冻饮料、水等,冻坏了自己的胃,导致胃病出现或复发,还有的人睡觉吹空调、不盖被子,让胃受凉。
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就是我们身体的成长,脏器的运行,都需要营养,需要能量,这些营养能量来自食物,而脾胃就是对食物进行消化运转的。所以脾胃运化不好,首先就是阻碍食物中营养成份的吸收。其次,产生内湿。
从季节特点来讲,夏季炎热,雨水多湿气大,湿热伤脾胃,就是中医说的“外邪侵入”,会阻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另外,天热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产生毒素,所以夏季腹泻等疾病非常常见。
人到老年脏腑功能、气、血、津、液逐渐衰退,尤以脾胃功能的衰退更为突出。脾胃功能减退,胃收纳食物、脾运化食物能力降低,食欲减退,食后饱胀,嗳气,便秘或泄泻,导致化源不足,进而使五脏六腑失养,皮肤失养,干枯多皱纹,肌肉失养,体重下降、消瘦、体力活动逐渐减弱。
俗话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中医也讲究四季养生,即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
注意饮食
饮食宜清淡,三餐要定时定量。天气炎热,为了消暑,人们都喜欢喝冰冻饮料、吃冰镇西瓜、猛吹空调等来降温,虽然这样让人得到暂时的凉爽,但吃得过多,吃得太快,会冲淡胃液,刺激胃黏膜,影响消化功能,引发胃病。
因此,夏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不要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以及大量的水果和长时间在冰箱里储存的食物。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调节情志
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研究发现,精神因素与消化功能密切相关。夏天天气闷热,容易使人愤怒、焦虑,导致食欲减退、腹胀胸闷、腹泻或便秘交替、胃炎加重或复发。
因此,在夏天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常心,同时也可以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提高身体自身免疫力。
切勿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