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不只是负担,还可能是巨大风险!
发布时间:2023-07-04 10:04:00 信息来源:盛景健康
近日,“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突然引发热议。6月29日,“阿斯巴甜致癌”突然登顶微博热搜。据当时媒体报道,阿斯巴甜可能将在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为“可能的致癌物”,该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常见的甜味剂,阿斯巴甜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例如无糖可乐、口香糖或者调味乳中都有它的存在。
阿斯巴甜的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由化学家在1965年研制溃疡药物时发现,甜度是普通蔗糖的约200倍。阿斯巴甜尽管有强烈甜味,但热量几乎为零,而且没有糖精那样的苦味,因此被食品工业视为代替蔗糖的甜味剂。
在致癌性方面,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2013年发表声明说,动物实验发现阿斯巴甜可能导致白血病、淋巴癌等癌症,它不应出现在食品供应体系中。然而,尽管一些动物实验称阿斯巴甜有诱发肿瘤的作用,但JECF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等此前评估认为阿斯巴甜对动物无致癌作用。
欧洲拉马奇尼基金会2006年发布的研究显示,实验鼠长期摄入每公斤体重100毫克的阿斯巴甜,可引起多种癌症,包括淋巴细胞瘤、白血病、神经鞘瘤。但美国和欧盟委托有关机构审核评估了这项实验的原始数据后否认其结果解释,不认可阿斯巴甜有致癌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奥地利路德维希·波尔兹曼研究所等机构2012年发布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称,与不饮用无糖汽水的人相比,每天饮用一杯以上含阿斯巴甜的无糖汽水的人会增加患白血病风险;与不饮用无糖汽水的男性相比,每天饮用一杯以上含阿斯巴甜的无糖汽水的男性会增加患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风险。不过这项研究也存在争议。
除了阿斯巴甜,玉米糖浆也是一种常见的甜味剂。玉米糖浆是一种添加糖,每100克含有283大卡热量和76.79克碳水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年人每天应摄入低于50克的添加糖。过量食用玉米糖浆等添加糖可能会导致牙齿脱矿、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玉米糖浆几乎不含纤维素,饱腹感差,容易导致超标摄入热量,患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除此之外,玉米糖浆口感甜腻,胃肠功能欠佳者大量食用,还可能会出现胀气、胃酸的症状。如果是对玉米过敏的人群,尽量也不要食用玉米糖浆,否则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甚至是腹痛等症状。

此外,从1950年开始用发酵法生产的葡萄糖淀粉酶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使DE值达到95~97,这种糖浆相当甜,并含有比其它玉米糖浆比率高的可发酵糖,主要用于发酵生产中,例如面包和酒类。
美国研究者发现,玉米糖浆和其它加工精致食品可能是导致该国近几十年中,二型糖尿病发病人数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一项对美国人近100年饮食数据的研究显示,美国人对碳水化合物类加工食品,特别是玉米糖浆的摄入量大增,而从全麦类、水果及蔬菜中摄入的纤维数量大幅下降,该研究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