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留心,早预防,远离过敏困扰!

2023年7月8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今年的主题为“预防过敏疾病,促进健康生活”。过敏反应绝不能小瞧,它能够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部分严重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几分钟之内就会从轻微的皮肤症状,迅速发展至血管性水肿、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意识丧失、休克甚至死亡。

 

根据世界过敏组织(WAO)的统计,全球有近40%的人曾经或正在被过敏困扰。近年来,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估计患病人群超过2亿。
在正常的情况下,当外来的物质进入到人体后都会面临着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被机体标记为有用或者无害的物质,它们会被吸收、利用然后排出;第二种是被机体识别为有害的、有毒的物质,这会启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将其驱逐并消灭,这个过程就叫做免疫应答。

 

但是,免疫应答一旦出现偏差,将有用、无害的物质当做有害物质来攻击、消灭,就会引发过敏,严重情况下免疫系统甚至会攻击自身的身体组织,对自己造成损伤,称为“变态反应”。
过敏性疾病患者年龄分布广,同时它发生时的病症也因人而异,有些人表现为过敏性鼻炎,有些人是哮喘,有些则出现皮疹。不仅如此,不同体质的人对于过敏原的反应同样因人而异。

 

如何防过敏?
1.进行过敏原检测,避免接触过敏原。
2.适量运动,均衡饮食,作息规律。
3.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滋润。
4.如果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可以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外涂炉甘石洗剂及外用激素类药物,如症状严重建议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过敏具有不可预测性,绝对的预防措施是没有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减少皮肤过敏的发生,应遵循“顺四时、适寒冷、均劳逸、动肢体、和情态、调饮食”的原则。

 

夏季炎热潮湿,人体容易出汗,皮肤长时间潮湿,皮肤屏障受损,更容易诱发湿疹。洗澡最好别超过15分钟,不能用温度太高的水。洗脸、洗澡都不需用去角质产品。洗澡时的清洁产品应选择低敏无刺激的,且不需每次都用。避免使用含有色素及香料成分的沐浴产品。洗澡后要做好皮肤保湿。

 

花粉过敏者:在花粉散播季节,不宜长期在户外逗留,要关闭门窗,出门戴上口罩、护目镜等。
尘螨过敏者:应该在打扫卫生时采取“湿式作业”的清洁习惯,家中不宜摆放地毯,最好不养宠物,定时烫洗衣物。
药物过敏者:注重个人用药记录,记住自己过敏的药物,重视中药的过敏反应。
接触物过敏者:找出并记录过敏原,避免接触。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温水洗脸,洗澡,不过度清洁,保持皮肤屏障功能完整性,选择非功效化妆品,不过度日晒;选用木质纤维用品,如实木、纯棉床品和衣物;随身衣物要冲洗干净,减少洗洁用品在衣物上的存留;控制室内湿度,尘螨易在室温高于21℃、湿度大于50%的环境中繁殖,因此,应尽量保持室内湿度在40%-45%之间。

 

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导致过敏

 

过敏体质的人群,当他们出现愤怒、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时,皮肤中的神经递质会被大量释放,组胺、5-轻色胺等过敏介质也会被释放出来,不仅导致人体产生疼痛等症状,还会刺激皮肤出现麻疹、红疹、丘疹等过敏反应。因此,过敏体质的人群还应主动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