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延缓衰老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重要任务。衰老是人体内各种分子、细胞和器官损伤逐步积累的结果。尽管不同个体之间衰老差异很大,但衰老过程普遍伴随慢性炎症、免疫系统与器官功能障碍。免疫细胞的衰老导致免疫功能减弱,无法清除衰老细胞和炎性因子,进而形成炎症和衰老的恶性循环。
细胞衰老是机体衰老的驱动力。免疫衰老主要表现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导致个体的抗病原体能力和清除衰老细胞的能力降低。以造血干细胞为例,衰老的HSCs会分化为功能异常的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加快免疫衰老。同时,机体内的炎症会损害HSC的自我更新能力并加速细胞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和胸腺等主要淋巴器官功能下降,免疫细胞库更新能力受损。此外,心脏、脑、肝脏、肾脏等其他器官的衰老与炎症因子、细胞和器官功能等密切相关。例如,心脏的衰老会导致心脏功能减弱,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脑部衰老则会影响认知功能,增加老年痴呆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率。肝脏的衰老可能导致肝功能减退,增加慢性肝病和肝癌的风险。肾脏的衰老会降低肾脏的滤过功能,增加慢性肾病和肾衰竭的患病率。这些器官的炎症老化不仅与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有关,还与细胞内炎症信号通路的活性增加有关。
近年来研究越来越关注肠道微生物组在年龄相关炎症调节中的作用,年龄增长导致有益微生物减少,促炎微生物增多,微生物组成多样性降低。通过将年轻小鼠的粪便移植到老年小鼠体内,并结合菌群和代谢测序的方法,科学家发现Lachnospiraceae菌科和色氨酸代谢产物等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减缓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衰老,延长了老年小鼠的寿命。
炎症网络是抗衰老的潜在靶点,而均衡和充足的营养摄入可以缓解炎症、调节免疫功能,并改善肠道功能。运动可通过减少DNA损伤和氧化应激等方式降低炎症来有效延缓衰老。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缓解心理压力也有助于减少衰老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增加。消除衰老细胞和干细胞疗法也被研究作为抗衰老策略。总而言之,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和采取适当的抗炎策略(如抗炎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司匹林和雷帕霉素等药物),可以有效延缓衰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