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 防燥清热宜养阴,舒畅情志慎起居!
发布时间:2023-08-08 09:57:44 信息来源:盛景健康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杜苏芮”云系携大规模降水在北方肆虐多时,引发洪涝,接下来,台风“卡努”可能继续北上,因此,这个立秋时节要格外注意天气的变化。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尤其是今年,南北立秋之后的天气,可能差别较大,有些地方燥气重,有些地方湿气重,大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养生调理。
燥是秋的主气,因此,立秋时节的养生重点是健脾胃,润“秋燥”。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立秋时节,我国的“咬秋”习俗,是指在立秋日多吃西瓜,以求解暑降燥。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立秋之后,燥气当令,人们易出现咽干舌燥、鼻塞咽痛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多吃莲藕、百合、杏仁、萝卜、山药、枸杞、银耳、鸭肉、柚子等润燥养阴之物,防燥养肺,清热生津。需要注意的是,经过酷暑,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所以饮食上别吃口味太重的食物,少吃过凉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
“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秋季正是进行饮食调补的大好时机。进补的原则注重“秋冬养阴”,多吃些养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热伤阴,以防肺热太过。《饮膳正要》有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秋天是草木凋零万物萧条的季节,此时容易伤春“悲秋”,人的精神状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肺主气,司呼吸,肺气郁痹则容易导致呼吸短促,息粗气憋,影响到人体的心肺功能。此时应保持心情舒畅、心平气和地面对外界的瞬息万变。给自己一个深呼吸,收敛神气,以包容的姿态顺应秋天容平之气。
立秋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此时应早睡早起,早睡乃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则使肺气得以舒展。立秋时节凉风习习,暑热尚未殆尽,气候变化无常,有时室内外温差较大,反而更容易得“空调病”,进进出出要懂得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